新湖南丨数据成为生产力 ——“数据要素×”大赛国赛湖南获奖项目的故事
来源:米乐体育官方网站入口 发布时间:2025-01-08 17:14:00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全国总决赛颁奖仪式上,湖南创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AI驱动的数据标注与精准营销——助力商贸流通领域智能高效发展”项目,获商贸流通赛道二等奖;湖南省气象服务中心“‘气象×金融’赋能保险风险减量服务降本增效”项目,获气象服务赛道二等奖。另外,衡阳镭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数据赋能铸坯全生命周期管控”项目在工业制造赛道获得第九名,荣获商业经济价值奖。
“请位于地铁2号线号线站点附近值守的查勘员,立即前往现场开展应急处置。”6月24日,极端强降雨造成长沙地铁2号线号线站点附近水淹严重,面临洪水倒灌的风险,湖南保险气象灾害风控服务平台通过数据研判,自动触发该条应急调度任务。
防汛抗灾就是与时间赛跑。湖南人保及长沙人保分公司理赔人员根据应急调度任务和叫应提醒迅速响应赶赴现场,紧急调运1100个沙袋进行支援,在多方一起努力下,长沙地铁2号线号线在营业中断短短数小时内即恢复了运营,刷新了防汛抗灾“长沙速度”,有效减小此次气象灾害带来的保险理赔损失。
作为自然灾害中一道“看不见的防线”,保险是防灾减损、风险减量的重要支撑力量,但气象灾害理赔损失巨大、行业间灾害数据的共享不畅、灾害风险监测预报预警评估不精准等问题困扰着保险机构。
“气象×金融”数据要素结合产生的巨大作用,在此轮极端强降雨期间得到了充分验证。湖南省气象服务中心科学技术创新团队收集海量的历史气象数据、保险理赔数据及承保标的相关信息,建立“气象+保险+行业”多源数据底座,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精细化的风险识别模型,研发“三个一”数智化保险气象灾害风控服务平台,覆盖保险业风险减量“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气象灾害“灾前、灾中、灾后”全过程的应用场景风险管理辅助决策。
记者了解到,2020年以来,该平台累计发送气象风险预警296.8万余人次、派发气象灾害应急人员和车辆3.2万多人(辆)次、完成3000多家重点客户单位的防汛检查、转移涉险财产2000多处和涉险车辆2万多辆,湖南人保财险公司车险、非车非农险和农险因气象灾害出险理赔金额逐年大幅度减少,2020-2022年防灾减损金额累计超11.5亿元。
各类商品层出不穷,广告投放平台分门别类,如何利用数据要素在变化万千的用户行为中找到规律,实现智能决策、创作和投放?湖南创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基于归因算法的数据标注与精准营销来尝试解答这个问题。
“这个项目以创研股份创影营销应用大模型为底座,自研的三大AI系统(AI智影管理决策系统、AI光影智能创作系统、AI魅影智能投放系统)为翼,结合腾讯、抖音等头部媒体平台,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全链路AI营销整体解决方案。”湖南创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周杨文逸向记者介绍道,项目构建了从客户关系管理、产品评估、开户充值、创意创作、数据标注、智能投放,到数据反馈、分析决策一体化的互联网智能营销闭环。
今年,某知名药企儿童类保健产品开始营销推广前,使用AI智影管理决策系统对该营销产品做评估,通过跨媒体用户排重、跨媒体行业种子人群包等多项跨媒体数据的分析,推荐选择腾讯平台做投放,并在该平台实现自动开户和秒级充值。在投放推广中,AI魅影智能投放系统通过对数据标注,分析用户的画像、不同画像的行为数据、交易数据、成本数据,通过AI数据建模、智能归因算法找到目标群体为中年上班族父亲,AI光影智能创作系统由此对投放素材进行了高效创作,并在AI魅影智能投放系统中调整了商品组合、创意方向以及投放策略。在投放推广后,系统利用投放效果数据和用户行为数据等八大数据要素再次进行循环优化调整,实现了运营效率成倍提升,营销成本一下子就下降,销售规模大幅增长。
聊到今年“数据要素×”大赛的收获和未来计划,周杨文逸笑着说:“我们正真看到了很多创新性的数据要素应用解决方案,深受启发,未来将在技术纵深突破、业务出海拓展、数字资产流通上持续发力。”周杨文逸表示,公司正计划将自身系统已经沉淀的数十亿级的庞大数据资源全面资产化,实现数据要素在行业内外自由流通,逐步提升数据要素使用价值。
本来以为是系统来抢饭碗,实则让操作工从“3D岗位”(即脏Dirty,累Difficult,险Dangerous)中解放出来。“数据要素×”案例“数据赋能铸坯全生命周期管控”项目为你揭晓其中奥秘。
广西金海不锈钢是一家中等规模的民营钢企。今年产量有望突破150万吨。2022年以前,工厂满负荷生产,勉强在100万吨左右,低增速和质量上的问题一直制约着他们。
衡阳镭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团队深入企业一线调研发现:连铸机作业生产,只能实现物质流的运输,没有信息流的有效跟踪,造成铸坯质量超差,生产效率低下。
项目负责的人介绍,通过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工作业,将物质流管起来;通过工业模型替代人工经验,将信息流用起来。所有的生产数据按照专家测算最优参数做调整,最终实现提质增效。
知易行难!项目组进驻企业后,遇到的一个麻烦就是现场操作工不配合。“我们的技术人员性格偏内向,和现场的操作人员缺乏有效沟通,让操作工觉得系统是去取代他们的,产生抵触情绪。”项目负责人和记者说。
经过多次面对面沟通和朝夕相处,加之系统的热试成功,操作工发现机器人和系统不仅没有取代他们的岗位,还让他们搬离了轧制、退火、酸洗等车间一线,到了舒适的主控室,鼠标一点就能轻松操控。工人轻松了,企业2023年的产能也达到了130万吨。光是节能降耗、质量提升的直接效益就达到2000万元。
项目从工厂走向赛场,在“数据要素×”省赛和国赛中,团队深刻意识到数据挖掘的重要性。还将研发重心向生产、工艺、过程数据方面转变,去解决整个钢铁行业面临的困境。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准备对产品做横向和纵向的提升,消灭信息孤岛,实现钢轧一体化,促进节能降耗。”